本來學堂|節氣易經系列講座

春夏秋冬,一年四季跟我們 (人) 有什麼關係?

為什麼冬至要吃湯圓?

為什麼農曆三月被視為容易致病的「寎月」?

為什麼秋天要收,冬天要藏?

要如何做,才能達到收、藏的效益?

一切的秘密都藏在那顆火紅的太陽裡!


太陽南來北返,不只是春去秋來,還跟身體的伸屈,心情的起落、睡眠的品質...大有關係。
多數人只認識外在的太陽,殊不知人人的內在都有一顆小太陽;如同種子埋在土裡等待發芽,內在小太陽也等著被喚醒、被啟蒙;然後,內在的陽氣就能跟宇宙的陽氣連結。

易經的五行八卦為天地這一切神奇的發生標示出座標,
讓你看見自己在天地的位置,自己跟宇宙的關係,
如此,生命就有了主軸。

當人心連結上宇宙的天心時,春夏秋冬,順遂或挑戰,世界的變動、人生的運轉,你都了然於心。"天何言哉,四時行焉,百物生焉" 不在只是古人教導的格言,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你隨時都能經驗到的隨順平安。

節氣易經班同學心得

「一開始讓我們觀察節氣和身體的連結、接著講太陽南來北返、陽氣出現、植物生長、五行八卦、星宿浮現出夏商周的星空、每個節氣居然有代表的神、甲骨文字也有關,…哇!龐大的天文地理涵蓋所有知識體系令人眼界大開。」

「在季節轉化,春(生)夏(發)秋(收)冬(藏)有對身體的生理變化如何調理與注意外,原來處在季節的兩週一輪節氣之中還有更細微的心理層面64卦。」

「猶記是從節氣開始,融入能量及節氣變化身體情緒不同的反應,使我與經典靠近,並非當初以為的遙遠,學習變成貼近生活的好玩有趣。」

「節氣本來不存在我的眼簾中,頂多冬至吃湯圓清明拜祖先,農民曆雖然有節氣,而我只注意初一十五或祈福好日子;至於易經是完全絕緣,認為是高人才能學的知識,因此當老師開節氣易經時,驚訝兩者居然有關連。」

「因為節氣易經,開始認識天地的力量與人的關聯,我了解了天(氣候)走到了什麼時候,地(植物)的呈現會是什麼,而那時候的人,會有什麼樣的狀態。也發現當我能在生活中認出它們時,會充滿喜悅。」

「最大的收穫是一日、一年、一生都是春夏秋冬的循環。遇到挫折就如冬季,內縮也是生機,提醒自己不要怕、不要急,春天會來的。」

「察覺到身體情緒的擺度相較於先前降低許多,原本一到冬天幾乎進入冬眠狀態,每天睡眠時間十幾個小時,今年少睡好多。」

「『天時地利人和』但不知其意、也不曉得如何應用,現在可以將天時納入生活中,提醒著我,如:長子的震卦,該勇敢站出來主張,一步步確立自己的角色。」

「讓我在心情波動之時,節氣易經裡的提點總能讓我可以被拉一把,讓自己可以停看聽,從躁動中安住,不衝動而為。」

「節氣學習像個檢測的工具,每年藉由課程檢視當時身心反應,逐年比對其中的差異,以此鑑定自己的轉變;易經則像是一部人生教戰手冊,教導如何為人處世、如何長養、收攝自身,如何融入天地間的運行,進而為家族、社稷、天地盡一份心力。」

「松老師能量式的教導下,易經一點一滴成為我生命的依循,引領我朝安全之道行去,內心的平安逐漸長養中。」

「松老師藉由節氣易經講述生命的知識和原理,並融合易經、能量和佛陀的智慧貫穿一起印證,上完課經常感動喜悅。」

「以前很愛去廟裡看壁畫門神、雕龍畫鳳,只知道那些畫有多久歷史、是誰而已,直到上了節氣易經,知道了那些節氣之神背後的邏輯和代表的意義後,才發現以前都只是走馬看花,原來這樣的神祇都是有氣的原理在背後支撐。」

「印象最深刻的有:霜降的困卦、即使身處困難,光明依然在,我們仍然是安全被保護的,能屈能伸,才是真正的生生不息;冬至即使冰雪封凍,生機微光仍在地底潛藏著,等待春天破土而出,對當時處在困難的我,有很大的鼓舞。還有,春分陽氣的力量是寶幢如來立下旗幟帶來生機,甚至可以轉動業力,也讓我深感振動。」


「節氣易經有把我對於天氣變動、植物生長和心情生理變化從扁平單一的事件,突然可以串接成一連串都有關聯的事情。

以前看到植物冒新芽,就只是簡單的長新葉、植物還活著的象徵而已。但現在卻可以看到原來氣是怎麼流動,有一顆我以為快要死亡的植物,但來到春天就突然開始有動靜,順應節氣的生長比科技的植物燈還有力量,開展新葉的意義也突然變得不一樣了。

以前覺得很單一的事件,像是冬至吃湯圓,經過松老師講解背後的原理,整個太陽和大地的關係可以連結到簡單的湯圓裡面,從以前懶得排隊去買湯圓吃,到現在覺得這個湯圓帶給我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。」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本課程已結束,如有興趣,歡迎加入本來學堂官方LINE https://line.me/ti/p/~@awakening

隨時收到我們的最新課程消息 & 收聽廣播節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