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咸〉卦是有感於外,與外在事物共振。
外在事物的根源本源是內在的光明,當人心跑到外相,就會忘失本源,迷途難返。
所以《易經》一再勸人要「知復、知返」–回復到最初的本心。
咸字第一個意思是感,有感而應。
咸字第二個意思是皆,皆就是共、都–都是、皆是。
皆加人旁就成為偕,就是與人相偕、相共之意。
什麼東西與人相偕、相共呢?那就是一切外相的本、元。
外相是末,外相之末必須回到本、本源,才會得到源頭活水的滋養。
從夏至開始,陽氣已經外感陰氣來臨了,到了金秋季節,陰氣使萬物成熟成形,可以收穫,這時陽氣下藏。這在說明什麼呢?
就是在告訴我們「回到本源」,陽氣下藏,是要藏回深處的本源,以便重新得到力量。
從節氣上是這樣講,從人生上又要怎麼理解呢?
秋季相當於人來到中年,人成熟了,完成了很多外相的探索和建立,
這時的成果是年輕時期(相當於春夏)蓄積的力量所推展而成的,
同時也說明春夏的年輕力量已經走到尾端、漸漸變得衰弱了,
這時人就要懂得回頭去找回春夏的生機。
不過要回到青春之泉是要靠方法的,否則人無法憑空回歸本源。
農曆八月白露時節已經有一個卦叫做〈巽〉卦,它已經在講「入」的道理,
這個「入」就是深入、進入。要深入、進入哪裡?就是要深入、進入內在天心,與天連結。
到了農曆九月寒露,又有一個〈無妄〉卦,它就是在講:「人不要有不必要的想望,只要順著天心老實而行即可。」
〈無妄〉簡單而言就是教人順天心、回歸天心,用現代語法講,就是要靜觀、要無思慮、要放空、要無所住而生其心。
一個人如果能靜觀、無思慮、放空、無所住而生其心,他就有機會與「天心」契合起來。
只要與天契合,就會自然了知何謂本源,否則光用思想邏輯想要了解本源是做不到的,所以才說「要回到青春之泉是要靠方法的」。